郑州龙湖一中

王保存在河南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9-04-01

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奋进力量

团结动员全省职工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努力奋斗

——在河南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8年12月10日)

王保存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河南省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 忠诚履职,过去五年工会工作取得新成绩

河南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以来,在省委和全国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政府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工会组织高举旗帜、服务大局,竭诚履职、改革创新,勇于担当、奋发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五年来,各级工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落实总书记“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的指示,丰富载体,激发力量。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题,组织千名劳模工匠大宣讲、万场演出下基层等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不断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充分发挥工会舆论阵地作用,打造新媒体矩阵,组建核心评论员队伍,省总微信公众号入选全国最具影响力工会新媒体和河南政务微信影响力新锐力量。成功举办纪念省总成立90周年活动,建成河南工运史馆。讲好职工故事,评选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30多名大工匠被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建好万家职工书屋,丰富和活跃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广大职工的思想文化素养得到新提升。

(二)广泛开展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更加彰显。五年来,各级工会落实总书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指示,组织广大职工拼搏奉献、创先争优。聚焦打好“四张牌”、推进“三区一群”建设、打赢“三大攻坚战”,开展“四个千万”活动,举办职工技术运动会,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打造“技能豫军”。大力培育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中原大工匠选树管理办法》,实施万名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命名各级工匠2230名。开展争创“六型班组”活动,加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创建各级工作室3050家。做好劳模评选和管理服务工作,五年来评选表彰省以上劳模1322名,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和省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组织劳模事迹集中宣讲,建设劳模广场、劳模一条街、工匠技能人才“星光大道”。实施劳模、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全省建立劳模产业扶贫基地(项目)2354个。深化劳模关爱工程,联合新华保险河南分公司,向全省5万名市级以上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赠送50亿元的人身意外保险,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00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刊发报道200多篇次,持续关注劳模关爱“河南现象”。

(三)积极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工会维权成效更加显著。五年来,各级工会落实总书记“坚决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的指示,旗帜鲜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每年定期开展大调研,经济新常态、产能过剩行业职工生产生活状况等调查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推行工会法律顾问制度,组建法律援助和志愿者团队,推广“两书”制度,开辟职工维权“绿色通道”,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和基层调解组织36万个,形成多元高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格局。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覆盖企业15万多家。推动出台《河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全省19.5万家企业建立集体协商制度,覆盖职工1580万人。深化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全省18.2万家已建会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17.9万家建立厂务公开制度,建制率分别比五年前提高1.5和3.8个百分点。推动出台《河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做好全面二孩政策下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我省做法入选全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拓展“安康杯”竞赛,覆盖职工900万人,同比增长20%;为500万高危行业职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比增长近10倍,得到国务院安委会高度评价。

(四)扎实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会帮扶服务更加有效。五年来,各级工会落实总书记“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指示,主动融入全省脱贫攻坚大局,高度关注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问题,推动工会帮扶工作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出台《河南省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实施方案》,与民政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切实做好城市困难职工群体解困脱困工作,经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累计完成困难职工脱困解困34万户。筹集送温暖资金8.4亿元,慰问困难企业5.3万家、困难职工132.8万户,帮助农民工平安返乡20.6万人次。筹集金秋助学资金4.6亿元,资助困难学生19万人次。开展工会就业创业援助系列活动,举办招聘洽谈会2260余场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近100万人次。县级以上工会创办技能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基地600余家,筹集资金7706万元,开展技能培训66.2万人次。探索完善工会借(贷)款促就业模式,累计发放小额借(贷)款1.7亿元,带动7万人实现创业和就业。实现帮扶工作网上网下相结合,工会帮扶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五)全面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工会组织更加充满活力。五年来,各级工会落实总书记关于深化群团改革的要求,着力改革创新,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有效覆盖持续扩大。切实增“三性”、去“四化”,优化领导机构人员构成,改革机关机构设置,创新产业工会组织形式,市以上工会配备兼挂职副主席49名,不断增强广泛性和代表性。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倾、资源下沉,推动形成职责清晰、运转高效、面向基层、服务便捷的工会工作新架构,服务基层效能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和“凝聚力”工程,加强“小三级”工会建设,五年来新组建工会1.1万家,新发展会员161万人。全省基层工会组织达20.5万家,工会会员1778万人,分别比五年前增长5.7和10个百分点。广泛开展“双亮双强”“会员评家”“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等活动,五年来全省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217家,全国模范职工小家206家;省级模范职工之家512家,省级模范职工小家515家。探索建立“河南职工网·工会会员卡”职工服务平台,采集会员信息1191万人,发放会员卡435万张,累计签约优惠商家13780家,组织优惠活动6262场次,开创了独具河南特色的“互联网+”普惠服务职工新模式,河南经验得到全国总工会总结推广,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集中关注报道。

(六)坚决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工会党建保障更加有力。五年来,各级工会落实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努力把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扛牢抓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群众观念。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的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等制度40多项,推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一岗双责”,积极配合省委专项巡视,扎实做好反馈意见整改,坚持以案促改,在工会系统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严格依法依规管理、使用工会经费和资产,积极构建经审监督体系,织密制度笼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实效。省总成功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各位代表!工会因职工而生,尽职责而立。过去5年,是工会全力改革锐意创新的五年,是在全省工作大局中作用有力彰显的五年,是工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的五年。我们圆满完成了省工会十四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工会宣传教育、劳动竞赛、劳动保护、工会财务和经审等工作受到全总表彰,“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会组建、工匠选树、劳模服务、困难职工帮扶、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女职工关爱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全总坚强领导,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河南省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和长期从事工会工作的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有六点深切体会:

一是必须把准正确方向。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我们始终牢固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四个意识”日益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坚决维护”成为自觉行动,学习成效转化为积极探索、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破解难题、创新实践的丰硕成果,明确了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开辟了工会工作新局面。

二是必须服从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工作的重要使命担当。我们坚持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经济转型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打好“三大攻坚战”等战略重点上持续用力,与党委决策“同步”,与政府工作“同频”,服务全省中心工作、服务职工群众不断谱写新篇章。

三是必须勇于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工运事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工会改革的部署要求,顺应形势变化,紧跟时代步伐,着力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勇于自我革命、勇于创新实践,全面推进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改革创新,突破阻碍工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工会组织保持旺盛活力和持续动力。

四是必须突出维权服务。维权服务是工会组织的天职和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一手抓促进发展,一手抓维权服务,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敢于亮剑维权、为职工说话代言,紧贴职工群众的需求,把涉及职工利益的事情做实做好,让职工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是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基层工会是工会工作的基础和重心。我们坚持着眼于扩大基层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各级工会重心下移、强基固本,把更多的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工作力量投入基层一线,着力解决基层工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打通联系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使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六是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政治保障。我们坚持自觉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使命为根基,着力加强党员干部能力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下大力气纠正“庸懒散浮拖”现象,努力打造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善作为的工会干部队伍,营造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和职工需求;工作载体和手段还不够丰富,创新性有效性还不够强,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还不够多;一些工会干部的改革意识和担当精神不够强,作风还不够扎实,本领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上级工会对基层指导服务不够到位,工会基层组织基础薄弱、力量不足等短板与新时代工会组织肩负的新使命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 深学笃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导向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赋予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时代主题、发展道路、目标任务、根本保证,科学回答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工会十七大用“八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即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政治原则和根本保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是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是引领教育广大职工的重要抓手;坚持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这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这是推进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这是工会工作彰显活力的基础和关键。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在中原大地形成新的生动实践。

今后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期。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河南改革发展锚定了新方位、标注了新起点、注入了新动力。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提出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这是我省工人阶级的历史重任,也是工会组织必须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认清形势,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续写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华章。

——准确把握我省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牢工会维权服务的落脚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由注重“量”向更加注重“质”转变,由注重“硬需求”向更加注重“软需求”转变,由注重“生存”向更加注重“发展”转变。不断满足全省职工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时代河南工会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省工会组织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研究解决职工在劳动经济、精神文化、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安全环境等方面多样化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着力拓宽工会维权服务领域、提升维权服务层级、精准维权服务措施,努力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维护职工各项权益,更好地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找准工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新时代是发展格局重新调整、深刻变革的时代,也是发展方式变中有机、机遇迸发的时代,新一轮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竞争正在重塑发展优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创新版图。当前我省发展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目标,既要回看追兵,又要前看标兵,既要拉高标杆,更要创造机遇。这就要求我省工会组织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职工建功立业模式,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时代奋斗者的新风采。

——准确把握我省职工队伍状况的新变化,明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着力点。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省职工队伍日益壮大,内部结构日趋多元,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成为职工队伍主体,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主体,数字经济、分享经济等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企业组织形态、管理模式、运作方式及用工形式等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关系的确立与运行、职工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省工会组织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工作主线,及时研判劳动关系的新动向、新特征和新问题,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努力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统一与社会和谐稳定。

——准确把握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抓好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的关键点。走过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我省全面深化改革也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引领的社会生产新变革,都给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工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省工会组织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切实增“三性”、去“四化”、促“三转”,根据社会机理、市场规律和职工聚集特点设置组织模式,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工会动力活力,实现互联网时代工会工作转型升级,使工会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今后五年我省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工人运动主题,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创新建功立业载体,健全维权服务机制,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三、 担当实干,奋力开创新时代工会工作新局面

各位代表!新时代河南工人阶级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工会组织担负着神圣而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惟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不懈奋斗,才能不辜负党的重托、不辜负职工群众的期盼。

(一)深入贯彻新思想,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关键看有没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我们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中原大地越走越宽广。

搭建思想政治引领平台。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培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努力在学懂中汲取真理力量,在弄通中坚定信仰力量,在做实中凝聚奋进力量,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面向职工、立足班组、着眼基层,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系列教育,开展“文明河南职工先行”“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等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打造清朗涉工网络空间,汇聚起团结一致、共创伟业的强大正能量。

搭建职工素质提升平台。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开办自主学习、技能培训、劳模引领三大课堂,推动建立工会、社会、企业三方共促,远程、网络、继续教育“三位一体”的职工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五年内帮助50万名职工提升一个学历等级、150万名职工提升一个技能等级,形成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进体系。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各类培训之中,深化全省职工敬业行动,深入开展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努力形成体现新时代特征、富有不同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不断增强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搭建职工精神文化平台。办好“一报一刊一网”,加强“两微一端”新媒体建设,不断增强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推动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工会所属服务阵地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彰显工会、公共、公益特性,使其成为区域性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加强文化服务项目、品牌建设,大力繁荣发展职工文艺创作。深入开展群众性职工文体活动,农民工集中地要建好“农民工文化家园”,加强文化服务资源配送,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使职工群众心中有梦想、行动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二)主动聚焦新目标,着力凝聚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人阶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工运主题,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弘扬主人翁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智慧力量。

把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有效载体。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实施建功新时代主力军行动,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质量提升为重点,开展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四赛一会”劳动和技能竞赛。研究出台河南省劳动和技能竞赛评比办法,围绕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重大科技项目和新业态领域开展“六比一创”立功竞赛,围绕前沿技术、关键技术、急用技术和解决生产难题开展“四全一树”技能竞赛,围绕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开展“三比两降”节能减排竞赛,围绕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开展“安康杯”竞赛,办好三年一届职工技术运动会,完善竞赛组织、效能评估和激励机制,努力向“效益型”“智力型”“创新型”转变,提高职工参与率、受益度、实效性,让广大职工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

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为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抓手。在省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工会推动、各方参与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格局。贯彻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要求,探索产业工人培养模式,让产业工人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创新上有平台、发展上受重用。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计划,推动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推动由劳动力大省向技术工人强省转变。建立完善技能等级与业绩贡献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探索制定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强化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及时总结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适时开展政策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基层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为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强大动力。实施职工创新创造计划,开展“五小”活动,形成岗位全员创新、班组团队创新、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三位一体”的职工创新创造模式。实施劳模大工匠创新工作室扩面升级计划,探索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发挥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实施万名工匠选树和名师带徒行动,总结推广绝招绝技和先进操作法,开展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展示、交流活动,弘扬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叫响做实“中原大工匠”品牌,五年培养选树各类工匠人才1万名。深化劳模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举起劳模的鲜艳旗帜,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劳模学习宣传和管理服务工作,开展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基层活动,精心制作专题片、专栏作品,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

(三)认真回应新关切,着力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要赢得职工群众信赖和支持,必须做好维护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维护劳动经济权益为重点,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中彰显新担当。高度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权益保障问题,做好职工转岗安置等工作,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稳定就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参与支持国企改革,推动解决就业培训、劳动报酬、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形成依靠职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以班组安全建设为核心,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以“查促保”和“安全隐患随手拍”等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制。“安康杯”竞赛参赛企业力争达到6万家,覆盖职工1000万人,为800万名职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深化女职工关爱行动,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在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发展、分享发展成果进程中,努力实现职工体面劳动和自身全面发展。

以城市困难职工精准帮扶为保障,在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展示新作为。在县以上工会普遍建立职工服务中心,加强基层帮扶服务站点建设,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落实“档案要细,帮扶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深化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推动资源统筹、政策帮扶、制度保障,做实各类帮扶救助、保障服务项目。深化工会就业创业援助行动,开展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50万人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00万人次,协调发放小额借贷款1.5亿元,带动创业再就业5万人次,提高工会促进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分类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与政府救助、公益慈善力量有机结合,推动建立低保与扶贫有序衔接机制,探索建立以脱困实效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决胜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名困难职工掉队!

以农民工多元需求为导向,在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中作出新贡献。实施农民工维权服务行动,加强农民工入会工作,完善实名制农民工会籍信息化动态管理,健全完善农民工维权服务体系,推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促进农民工同工同酬同权。推动落实农民工欠薪报告制度,参与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推动解决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和社保转移接续等问题。参与实施国家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深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推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增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推动逐步实现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营造农民工市民化的良好社会环境,使其尽快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真正融入城市文明、全面享受城市文明。

(四)准确把握新变化,着力构建新型和谐的劳动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源头参与机制。落实党委加强改进工会工作制度,强化县级以上地方工会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反映职工合理诉求,协调解决工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主动参与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涉及职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的制定,积极参与人大执法检查、政府劳动监察、政协委员视察等活动,完善省、市、县三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纳入法治化轨道。积极发挥工会负责人和职工(劳模)中“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不断拓宽工人阶级民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

健全法律监督和援助机制。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完善职工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工会维权“一师三员”队伍建设,推动完善劳动保障执法与工会监督联动机制,推行工会“三书一公布”制度,健全完善工会法律顾问制度,在县以上地方工会普遍建立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注册律师1000人以上。建立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机制,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推动在案件高发地区的仲裁机构、人民法院设立工会法律援助窗口。开展职工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工会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开展“千人万场送法下基层”活动,让职工群众在法治力量的呵护下积极工作、幸福生活。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建立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用工和社保制度,探索互联网平台用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标准体系。推进企业劳动争议调解规范化建设,完善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协商解决机制,加强工会信访工作。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联系服务。积极参与平安河南建设,建立健全工会、法院、人社、司法联动机制,做好劳动纠纷隐患排查,突出预防、管控、处置,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在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健全职工民主管理机制。坚持建会、建制、建家“三建并重”,推动企业普遍开展集体协商,实现建会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稳定增长。以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为抓手,推进集体协商提质增效,提高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水平,推动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建立健全工时协商机制,科学制定劳动定额。以加强国企党建为契机,推动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监事等制度融入企业治理架构,深化“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活动,推进职工代表素质提升工程,实现民主管理提标升级。积极构建“协商理念、协商文化、协商机制”三位一体民主管理推进体系,建立不同类型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操作规范,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

(五)积极顺应新期待,着力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工会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努力把工会组织打造成职工群众遮风挡雨的“温馨之家”、充满爱心的“幸福之家”。

深化工会改革增强驱动力。按照增强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继续优化领导机构人员构成,以强化基层、服务职工、提高效能为导向,调整机构设置,优化工作职能,着眼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聚焦主责主业,强化配套措施,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把工会改革的效力充分展示出来。推进产业工会改革创新,彰显特色发挥优势。规范集团公司工会组织领导关系和管理体制,创新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总结推广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新模式,突出维权服务实效。探索新业态领域工会建会形式和工作方式。建立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购买社会服务、联系引导社会组织机制,更好运用社会、市场、网络资源支撑改革创新,在服务职工群众中实现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让工会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千万职工。

夯实基层基础增强战斗力。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健全党建带工建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两个全覆盖”。加强县级工会建设,强化乡镇(街道)工会枢纽功能,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架构,拓展职工网上入会渠道,加强建会工作,提高建会质量。新建基层工会1.5万家,发展会员150万人,省内就业农民工入会率保持在50%以上。创新工作模式,通过项目招聘、购买服务、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等形式,充实基层力量。推进工会经费管理改革,加大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力度,建立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兼职工会主席补贴制度。实施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工程,以“六有”为基准,以“双争”和“会员评家”为动力,健全会员代表大会、会务公开等制度,规范基层工会选举,让基层工会迸发出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打造“智慧工会”增强吸引力。充分运用“大智移云”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工会工作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工作创新与服务方式变革。实施智慧工会建设工程,加强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建设实名动态、全面覆盖、安全共享的工会大数据库,推动与党政及相关各方的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建共享。打通工会联系职工群众的网络渠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利用网络联系职工、服务职工,使职工群众能随时随地在网上找到组织、参加活动、接受服务,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科学化决策能力和精准化服务水平。积极构建社会化普惠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做实服务项目,打造“一网聚、一卡通、一心连”网上网下服务职工新模式,完成“互联网+”时代工会工作转型升级,真正建设有温度、有人情味、有亲和力的“职工之家”。

(六)自觉践行新要求,着力推动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加强工会党的建设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健全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工会请示报告制度,完善与省辖市党委协调推进工会工作制度,加大工会干部协管力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实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工会机关和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营造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机关文化和政治生态。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结构,实行专职兼职挂职干部相结合,壮大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和志愿者队伍。制定全省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培训工会干部20万人次。实施工会干部能力登高计划,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增强“八个本领”特别是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本领。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全国总工会贯彻落实办法。完善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提案办理等常态化联系职工群众制度,建立职工需求调查和效果评价等机制,大兴学习、调查研究、干事创业之风,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常抓的韧劲,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抓落实,争做新时代工会工作实干家、职工群众贴心人。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理想高线,明晰政策界线,筑牢拒腐防线,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成为工会党员干部的高度自觉。健全党内监督制度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盯住重点领域,织密制度笼子。深化工会立体经审监督体系建设。支持省纪委驻省总机关纪检组履行专责,让党员干部在自觉接受监督中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我们要同步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深化工会财务制度改革,依法聚财、科学理财、有效用财。积极探索工会资产安全运营有效方式,推动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省总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各级工会文明创建进档升位,加强工运理论研究,做好对口援疆、老干部、督查、信息、统计等工作,加强工会外事及港澳台工作,推动工运事业多点发力、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动员全省广大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路泰州路南200米  联系电话:0371-68226866(校办公室) 0371-68226822(教务处)
招生邮箱:zzlhyzjwc@126.coom 豫ICP备16028551号-1